论文中文版-飞行模型:智能与意识基本原理的新探索(下载)

2024-06-12

行模型:智能与意识基本原理的新探索


刘锋1,3* 吕本富1,2 刘颖1,2


1.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中科数字大脑研究院

*Email:liufeng@idbr-cst.org


摘要: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和自我意识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构建智能与意识的基本原理成为重要的科学挑战。当前这一挑战面临五个关键问题:1)产生智能与意识的主体统一结构,2)目标和意义,3)驱动力,4)智能与意识的关系,5)不同意识类型的区别。本文围绕这五个问题展开研究,旨在建立智能与意识的基本原理框架。首先,我们对冯·诺依曼架构进行扩展,作为一条公理建立标准智能体模型,提出任何系统(智能体)具备知识输入、输出、存储、创造及控制五项能力;然后,通过对五项能力分别取值0或无穷大,形成智能体的演化边界,即全知全能智能体(Ω点)和绝对零智能体(α点);接着,从智能体向边界的演化出发,推导出自然界存在两种智能力,即Ω引力和α引力;进一步,在飞行原理的启发下,我们将标准智能体模型、两个演化边界和两种智能力进行组合,建立了智能与意识的“飞行模型(FM)”,定义智能为智能体在Ω引力和α引力作用下,综合运用五项基本能力向Ω点或α点演化的能力;定义意识为智能体在两种智能力作用下对智能的运用进行控制的能力;最后,依据控制与被控制主体的关系,我们将意识细分为自我意识、他者意识、混合意识及无意识。本文基于FM理论框架对不同种类的智能体智能水平和自我意识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当前人工智能系统的智能接近成人水平,但尚未表现出自我意识。FM为构建智能与意识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为判断AGI实现时间和AI自我意识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新的科学探索方向,即两种智能力的如何作用与系统(智能体)的机制问题以及与物理学四种基本作用力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智能、意识、标准智能体模型、飞行模型、智能力


本文英文预印版地址:http://dx.doi.org/10.13140/RG.2.2.24518.28484


分享